‧宜蘭念佛會 |
|
宜蘭念佛會是雷音寺第一個附屬單位,民國四十二年星雲大師駐本寺後,首先組織蓮友,創立念佛會,開始共修說法,直至 今日,歷久不衰。早期的弘法佈教,如今尚為蓮友所津津樂道,諸如廣播弘法、監獄佈教、軍營勞軍、鄉村佈教、家庭助念等,都有相當深厚的建樹。當時宜蘭市有四十八個里,念佛會有來自各里的「班長」,負責組織該里的信徒。除了念佛之外,並引導信徒識字讀經,從講經說法及唱誦中,增進信徒的信心及正知正見。「念佛會」後來幾乎成了「雷音寺」的代名詞。至今宜蘭市北門口的客運站名,仍然是念佛會。民國四十五年,宜蘭念佛會的講堂落成,為第一所專為講經說法及共修而設立的講堂。講堂的正面外觀由許多長形的窗子組合,看似一件「福田衣」,配合著屋頂上的卍字,座西朝東,遙向一望無際的太平洋。講堂內供奉的阿彌陀佛,為宜蘭籍雕塑家楊英風先生早期的作品。講堂落成當天,由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章嘉活佛率諸山長老前來剪綵啟鑰,其受教界人士之重視可見一斑,從此佛法更加深入廣大蘭陽地區,佛光普照,法水常流。
|
‧重建落成 |
|
民國五十二年歐伯颱風橫掃宜蘭,原己棟樑腐朽的雷音寺,在一夕之間,悉遭摧毀。星雲大師以無比的信心,率領信眾,發起重建四層樓高的大殿,成為當時宜蘭市的新地標。大雄寶殿內供奉的毘盧遮那佛,全身古銅金彩,高三公尺,是當時宜蘭縣內最高的一座佛像,法相莊嚴,至今仍受廣大信徒的供養及喜愛。大師曾強調,毘盧遮那佛是佛陀法身之根本,也象徵著雷音寺為佛光山的根源。除了最早成立的「念佛會」之外,雷音寺並有許多活動及附屬機構,為各層次的大眾提供不同的學佛因緣。
|
|
【慈愛幼稚園】 |
民國四十五年創辦,為國內第一所佛教幼稚園,教學、師資、設備均為全縣幼稚教育之楷模,後興建「慈園」幼保大樓,樓高四層,佔地千餘坪,一切以幼兒發展教育為依歸,有科學化的設備、科學化的管理。 |
|
【雷音寺兒童班】 |
大師為培養佛教幼苗,並響應政府推動社會教育而設立,於週六晚上集會,帶領兒童念佛、拜佛,以及教唱佛教歌曲、講說佛教故事、教理,使之陶冶品行,變化氣質,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。 |
【青年活動】 |
起源於佛教青年歌詠隊、弘法隊,以方便應機度化青年信佛,從歌唱及其他活動中逐步引進信仰的領域。「影印大藏經」環島佈教、監獄弘法、軍營勞軍、學校講經、廣播節目及各鄉村佈教大會,均由當時的佛教青年們熱誠參與而展開。 |
【共修】 |
除了消災法會光明燈法會等例行法會之外,最具代表性亦最大型的就是彌陀佛七,盛況空前,至今仍為雷音寺的特色。其他尚有雷音寺民眾圖書館、義診、婦女會、老人識字班、兒童夏令營、慈愛合唱團等活動。 |
|
‧灑淨動土 |
|
為使雷音寺能成為多功能化的道場,民國八十五年乃著手重建工程,於次年正式動土施工。經大師慈示,雷音寺新建大樓命名為佛光山蘭陽別院,為佛光山道場在台灣東北部的首剎。 |
|
|
 |
|
‧蘭陽別院 |
|
|
蘭陽別院是一棟十七層樓的「智慧型」大樓,除了有負責整棟大樓的空調中心、電腦中心、資訊中心外,更強調人性化的空間規劃,集寺院所有優點及大樓特色於一身。同時設有佛光大學城區部,這是宜蘭的第一所大學,除了作為大學部及研究所上課之用外,並設有推廣教育中心,廣邀專業教授授課,希望帶動東部地區的學術研究風氣,提昇人文素養。
|
|
別院更是秉持著佛光山的宗旨:
|
以教育培養人才 |
|
以文化弘揚佛法 |
|
以慈善福利社會 |
|
以共修淨化人心 |
|
希望與社會大眾共勉之.... |
|
|
|
|
|
|
|
|
|
‧未來的期望 |
|
|
佛光山一路走來將近半世紀,為慶祝佛光山星雲大師弘法50週年,特別舉辦一系列活動,希望把佛教、藝術、音樂、文學等融合成一體,達成佛教藝文化的境界。而後也將陸續推出宗教文化之旅,企業心靈SPA等課程,希望藉此豐富蘭陽別院的文化事業。別院各方面的努力,期許為社會大眾有更多的貢獻。
|
未來,蘭陽別院將是人文薈萃的精華,也肩負承先啟後的重責大任,是文化、藝術、現代、國際的智慧型城堡,期待能從此處再度走出佛光山的新天地,也為宜蘭縣的建築建立一個新的里程碑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