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譚麗琪
國際佛光會澳門協會於4月26日舉辦佛學講座,禮請現任佛光山弘講師上慧下靜法師蒞臨澳門禪淨中心主講《人間萬事-六根的修行》,吸引逾80位信眾前來聆聽。
六根是指我們人體上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種能夠生起感覺的器官。這些器官怎樣修行呢?
慧靜法師首先透過有趣的廣告影片,為聽眾詮釋六根的作用,當中引人入勝的內容,讓大眾心開意解,一時間,笑聲掌聲不絕。然後法師開示說,佛法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。眼根的修行,要體現如偈頌:「朝看花開滿樹紅,暮看花落樹還空,若將花比人間事,花與人間事一同。」世間事本來就是無常的,需知道眼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的真相。而且,凡人處事有時難免會出現缺失情況,因此我們要學習觀音菩薩以慈眼視眾生,擴濶心量,多看別人美好的方面,幫助別人成長也是在幫助自己,做義工與人互動是修菩薩道的開始。
世間的語言也是虛妄不實的,即使親耳聽到的也不一定正確。因此,我們應該不聽是非,當有人向我們說是非的時候,可以借故避開不聽,久而久之,對方便不會再來說三道四。我們進而可效法觀音菩薩修耳根圓通法門,尋聲救苦,這樣,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。
鼻根修行可參偈語:「終日尋春不見春,芒鞋踏破嶺頭雲,歸來偶把梅花嗅,春在枝頭已十分。」佛性本來就在心中,我們無須向外尋找。透過打坐訓練,眼觀鼻、鼻觀心,可以培養我們的專注心,所謂「朝朝共佛起,夜夜抱佛眠」,心若安定,就能夠控制自己的起心動念。
「莫說他人短與長,說來說去自招殃,若能閉口深藏舌,便是修行第一方。」口說好話猶如口吐蓮花,口說壞話口就如毒蛇一樣,不好的語言可以殺人。能夠不說是非、不傳是非、多說好話就是舌根的修行。
身根的修行要認識到偈語:「不結良緣與善緣,苦貪名利日憂煎,豈知住世金銀寶,借汝閒看幾十年」的意義。今生有錢是福報,懂得用錢才是真正的智慧。身要用功多做好事,行善布施,把握因緣多做義工,廣結善緣。錢財是生不帶來死不能帶去的,無需貪戀名利,真正的財富是要有內涵、有智慧、有慈悲的心。
意根如何修行呢?慧靜法師與大眾分享說:意志力能夠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。台灣曾經有一位司機在當班駕車時突然腦中風,口吐白沬,在他腦沖血即將昏迷的緊急時刻,以堅強的意志力,用盡最後一口氣,及時轉空檔把車輛剎停,保住20多位乘客的性命,令人敬佩。「諂曲貪嗔墮地獄,公平正直即天堂」,天堂、地獄,就在我們當下的一念之間。意根的修行,就是要心存善念,要有善惡因果的正確觀念,內心光明就如在天堂一樣。
六根一齊修,就是「自覺」的修行。「學道猶如守禁城,晝防六賊夜惺惺,將軍主帥能行令,不動干戈定太平。」修行就好像守衛城池一樣,我們要時常提防自心意念。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就好像盜賊一樣,時刻進攻我們的六根。如何避免六根受污染?
金剛經說:「離一切相即名諸佛。」方法是我們的心要如鏡子一樣,雖然看到六塵但堅持不讓他擾亂,能夠有清淨的心就是自覺的修行。進而是要有「覺他」的修行,以寬廣包容、不起分別的真心對待他人。
最後是有獎問答環節以及分享聞法心得,大眾反應熱烈,歡欣滿懷。然後,慧靜法師帶領大眾以佛光四句偈「慈悲喜捨遍法界,惜福結緣利人天,禪淨戒行平等忍,慚愧感恩大願心。」圓滿是次講座。
|